玉米從田間收獲到入庫保存,需經過晾曬工序,把含水量降到安全線範圍。近兩年,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倒逼糧食幹燥機械化發展,糧食烘幹機就是其中之一,我國糧食烘幹機市場發展前景分析詳述如下。
隨着農業生產規模化發展的需要,未來以大噸位爲主,多品種烘幹設備組合將成爲新趨勢。農業專家建議,由於烘幹設備使用受天氣變化影響大,使用效益不穩定,一般應列爲公益性、救災性發展項目,除加大對糧食烘幹設備的補貼力度外,在起步階段,可實行財政補助推廣政策。
糧食烘幹裝備作爲一種高能耗設備,未來產品結構將向高品質、低能耗、環保型的要求發展。更多新糧食烘幹機行業市場前景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糧食烘幹機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引領烘幹技術創新升級
在我國水稻、油菜、小麥等作物主產區,烘幹機市場主要以低溫循環式產品爲主。隨着農業生產規模化發展的需要,未來以大噸位爲主,多品種烘幹設備組合將成爲新趨勢。
加快推廣糧食機械烘幹,大限度地減少儲糧損失,不僅是確保豐產豐收、穩定糧食總量、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也是保證糧食品質的重要手段。
隨着國家農機補貼政策的逐步擴大,筆者建議也應加大對糧食烘幹設備的投入。
一方面,以糧食倉庫爲載體,利用現有場地,擴大烘幹設備投入國有糧庫,有利於烘幹規模化和設備利用率;有利於大批量糧食應急處理;有利於國有資產管理;有利於國家掌握糧源;有利於糧食技術人員運用所掌握的烘幹、儲備檢測方面的專業知識,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另一方面,國家盡快出臺烘幹設施補貼政策,加大農機具補貼範圍,鼓勵社會籌資,解決因土地流轉規模種植帶來的曬糧難問題。與此同時,烘幹機企業加大技改投入,研制生產出質量更好、使用可靠、節能環保、操作簡便、經濟適用的通用機型,實現“一機多用”,從而提高烘幹機的使用效率,推動烘幹機械化的發展。